林語堂自稱蘇東坡轉世,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自然感覺不同,換一種說法,也許林語堂眼中蘇東坡的一生就是自己的一生。宋代是淹沒在歷史中的一個朝代。原來對于宋朝的了解,只知道開封有個包青天,以及唐詩宋詞中宋詞的溫柔婉約,還有讀書時學過一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對于蘇東坡只記得有個菜名叫東坡肉。
讀完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這本書,跟隨蘇東坡的人生軌跡,對宋朝有了大致的了解。那是一個相對開明的時代,文化昌盛,工商業發達,資本主義開始萌芽,以至北宋滅亡后江南的富庶又支撐了南宋150年。但蘇東坡生活在北宋將要滅亡的時代,戰亂紛紛,人民游離失所,政治改革(王安石變法失敗),注定了蘇東坡悲苦的一生。
人在這世上得不到生存,得不到尊嚴,再強大的文化都是無根之萍,鏡中月、水中花。在那種命如草芥、朝不保夕的時代,需要蘇東坡的灑脫和開悟,豪邁與豁達,淡定與操守。
蘇東坡的偉大之處在于:面對苦難,他完美結合了儒、釋、道三家,即中國人的三個信仰,儒家的積極人生,佛教的淡泊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
這世間的苦難,需要精神力量的慰藉,需要詩詞的靈性,需要大智慧、大毅力,對抗這自然的惡劣和命運的無奈。
看過苦難的歷史,才發現生活在和平時代是多么幸運,先民們篳路藍縷、可歌可泣、可悲可嘆,才有了現代的物質文明,才了追求自我的生存基礎,我想我們應更珍惜這種機會。
人生如光陰之逆旅,不求能達到什么成就(都是成功學忽悠的),只求不辜負這光陰,要活得自在,活得精彩,活出自己的意義。
《蘇東坡傳》內容簡介
《蘇東坡傳》是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國現代長篇傳記開標立范之作。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于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蘇東坡傳》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后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后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會性博士學位后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
《蘇東坡傳》目錄
譯者序
原序
卷一童年與青年宋仁宗景祐三年至嘉祐六年(公元一○三六年—一○六一年)
第1章文忠公
第2章眉山
第3章童年與青年
第4章應試
第5章父與子
卷二壯年宋仁宗嘉祐七年至神宗元豐二年(公元一○六二年—一○七九年)
第6章神、鬼、人
第7章王安石變法
第8章拗相公
第9章人的惡行
第10章兩兄弟
第11章詩人、名妓、高僧
第12章抗暴詩
第13章黃樓
第14章逮捕與審判
卷三老練神宗元豐三年至哲宗元祐八年(公元一○八○年—一○九三年)
第15章東坡居士
第16章赤壁賦第17章瑜珈與煉丹
第18章浪跡天涯第19章太后恩寵第20章國畫
第21章謙退之道第22章工程與賑災
第23章百姓之友
卷四流放哲宗紹圣元年至徽宗建中靖國國元年(公元一○九四年—一一○一年)
第24章二度迫害
第25章嶺南流放
第26章仙居
第27章域外
第28章終了
附錄一
年譜
附錄二參考書及資料來源
林語堂《蘇東坡傳》txt、pdf等多種格式電子書下載鏈接:https://pan.baidu.com/s/1-eBOZfR0NiBSV_nPbZ63rw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