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薦的一本歷史好書,這本書內容和我們高中歷史中有很大的不同。這段歷史,是鴉片戰爭時期的歷史。這本書是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潰》我們感謝作者還原了這段歷史真相,讓我恩感受到演變的軌跡。《天朝的崩潰》中描述的這段歷史,是作者綜合與解釋理性中含著熱忱痛切,令人悚然心驚。
希望有以后寫歷史的人,多一些想作者這樣的執著,也希望讀歷史的人多一些信仰。那么《天朝的崩潰》這本書中的歷史,就是完全真實的歷史嗎?意大利史家克羅齊所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一般的歷史書都是作者把饅頭嚼成自己想要的形狀之后才讓讀者去吃的。
這些饅頭本來都是饅頭樣,最后被吐出來的時候有些是個包子樣,有些事餃子,有些甚至還變成了面條。
所以很多人也說,人文科學不是科學,因為它確實不夠客觀,缺乏必要的邏輯性,完全是任人蹂躪的小蘿莉樣,誰來都可以推到。
但是這本書揭示了另一種可能:如果我們能夠用盡量科學的方法,定量的對可采集到的歷史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如果我們能夠用嚴謹,邏輯的手段去對歷史進行推演還原,歷史還是可能被從某種程度上還原出來的他的饅頭樣的。
當然,這個饅頭還是被人啃過的,但我相信,這樣的饅頭就是被吐出來的,他也至少還是個饅頭。
《天朝的崩潰》這本書讀下來,當時人們的生活傳統、他們的價值取向,他們的文化模式,他們喜、怒、哀、樂,讓今天的我們感覺,既陌生又熟悉,既隔膜又親切。
他們的莊敬肅穆或者成了滑稽可笑,他們的慷慨激昂或者變得啼笑皆非……可是偏偏他們的很多東西留在我們身上。
鴉片戰爭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在這一百多年中,中國的實力是大大地增強了,如果說今天還有哪個超級大國能夠派出少數遠征軍,出入我華夏若無人之境,我是不信的。
然而,眼界上的差距是的無形的,也就更難彌補。
看看這些年來發生的一幕幕活話劇:“保護”“民族”“企業”的呼聲,他們還自以為是在維護國家利益呢。人們常說“落后就要挨打”,其實這話只說了一半。如果說實力落后就要挨打,那么觀念落后就要受騙。國家如此,團體如此,個人也如此。
作者在《天朝的崩潰》也提到一個問題:不管歷史將作何種選擇,我以為,鴉片戰爭留給我們首要的問題是,中國大陸與西方的差距,比起150多年前鴉片戰爭時,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
《天朝的崩潰》equb、mobi、txt、pdf四種格式的電子版下載鏈接:https://pan.baidu.com/s/1xUSK76Ois_7i9z0hPIDmsA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