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湯是廣東省傳統的地方名菜,以烏雞、阿膠、黃精、桂圓、紅棗、枸杞等食材制造而成。烏雞養分豐厚,并含有激素和紫色素,對人體白血球和血色素有增強的效果。
烏雞湯歸于粵菜,有著悠久的前史,以特有的菜式和韻味,別出心裁,粵菜是我國聞名八大菜系之一,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粵菜的首要性格為:取之天然,烹之自由 ,食之自在!粵菜廣義上來說由廣州菜(亦稱廣府菜)、潮州菜(亦稱"潮汕菜")、東江菜(屬客家菜)組成,以廣州菜作為代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烏雞湯
英文名
Dark Chicken soup
首要食材
烏雞,阿膠,桂圓,紅棗,枸杞
分類
粵菜
口味
咸
成效
滋養
調料
大蔥,醋,胡椒
輔料
陳皮,高良姜,草果
目錄
1烹飪辦法
2類別
烹飪辦法
制造資料
主料:烏骨雞500克
輔料:陳皮3克,高良姜3克,草果5克
調料:大蔥10克,醋5克,胡椒6克
制造過程
1、將雄烏骨雞洗凈切塊,大蔥切段。
2、與陳皮、高良姜 、草果、胡椒、大蔥段、醋,同煮,文火燉爛。
類別
阿膠紅棗烏雞湯
配料
烏雞、阿膠、黃精、桂圓、紅棗、枸杞。
菜系
粵菜,廣府湯,廣東老火靚湯,養肝滋陰補血湯。
養分價值
阿膠紅棗烏雞湯:具有養肝、滋陰、補血養顏、益精明意圖效果。特別對體虛血虧、肝腎缺乏、脾胃不健,產婦、手術后康復身體的人效果更佳。
烏雞:《本草綱目》李時珍說:烏雞稟受了水木的精氣,故肝腎及血分病宜用,能補虛強身,治全部虛衰疾病,又治消渴及噤口痢,以及胸脅腕腹絞痛,益產婦,也能治產后衰弱、崩中帶下。
阿膠:《中華本草》:"歸肝、肺、腎經。補血,止血,滋陰,潤燥。主治血虛證,虛勞咯血,吐血,便血,血痢,妊娠下血,崩漏,陰虛心煩失眠,肺虛燥咳,虛風內動之經厥抽搐。
紅棗:《中華本草》:"補脾胃,益氣血,安心神,調營衛,和藥性。主治脾胃衰弱,氣血缺乏,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婦人臟燥,營衛不和。"
桑葚:《中華本草》:"歸肝腎經。滋陰養血 ,生津,潤腸。主治肝腎缺乏和血虛精虧的頭暈目眩,腰酸耳鳴,須發早白,失眠多夢,津傷口渴,消渴,腸燥便秘。"《本草綱目》記載"桑葚能補五臟,利關節,通血氣,安神定志,明目烏發。"
烹制辦法
1、烏雞洗凈,加姜加枸杞加水。
2、用明火煲煮30分鐘后,參加藥材 ,溫和熬煮3小時。
效果
1、養肝美容,延年益壽。《中醫飲食 保健學》:"肝藏血,主筋,開竅于目。肝虛是導致人變老的首要原因之一,故滋養肝血,對于減輕肝臟虛衰,推遲變老延年益壽具有重要效果。"
2、孕媽媽或手術后康復身體。
3、防備感冒。世界衛生組織(WHO)第113屆會議公布:"最佳湯食:雞湯最優,特別是母雞湯還有防治感冒、支氣管炎的效果,特別適于冬春季飲用。"
家庭烏雞湯
主料輔料
烏骨雞1只、飴糖120克、大生地120克、精鹽10克、黃酒15克。
烹制辦法
1. 挑選白毛烏骨雞(其它雜毛雞亦可,但必須是烏骨者)1500克以上者,無論公雞、母雞均可,宰殺后去毛及腸雜,洗凈。
2. 大生地酒洗后切片,飴糖拌和后,裝入雞肚內,縫好放進瓦缽內,加精鹽及黃酒。
3. 放入銅鍋中隔水燉爛,連瓦缽一起上桌。
工藝關鍵
1. 我國江西泰和縣所產烏雞,表面特征計有十全,紫冠、纓頭、綠耳、有須、五爪、毛腳、絲毛、烏皮 、烏肉。且眼、喙。內臟、脂肪均為黑色。
清·乾隆時曾列為貢品。
2. 隔水燉約1.5小時酥爛可口。
風味特色
1. 唐·孟詵《食療本草》載有一方:"用烏骨雞一只和五味炒香,投2斤酒封一宿取飲,令人肥白,能補虛勞羸弱,治消渴中厭惡腹痛,益產婦。"
中藥名品"烏雞白鳳丸"即以其為主料制成。
2. 藥理學認為,烏雞養分豐厚,并含有激素和紫色素,對人體白血球和血色素有增強的效果,對醫治婦女體弱不孕、月經不調、習慣性流 產、赤白帶下及產后衰弱等癥均有療效,并可用于肺結核、冠心病、胃潰瘍、神經衰弱、小兒佝僂等癥的輔助醫治。
食療辦法
原 料:烏雄雞1只、陳 皮、良姜少數、草果2只、胡椒、豆豉、蔥、豆醬各適量。
制 法:陳皮、良姜、胡椒、草果洗凈,入布袋,再將烏雄雞去毛及內臟,洗凈后切成小塊,與藥袋同入砂鍋燉熟,參加蔥、豆豉、豆醬,熬成湯即可。
功 效:溫中健脾,補 益氣血。
適應癥:血氣暴虧而引起的身體衰弱、胃口減退、喜暖嗜臥、動則氣促,特別是婦女痛經、崩漏不止、產后血虛等。
烏雞湯最早于元朝的《飲膳正要》有記載。
藥膳烏雞湯
主料
烏雞1只、沙 參20克、當歸頭20克、
黃芪20克、黨參20克、淮山20克、
百合20克、紅棗10克、枸杞10克、
姜片2片 鹽適量
制造過程
1,烏雞去除內臟和頭尾,洗凈。
2, 將一切藥材洗凈用少數清水浸泡頃刻。
3 ,把烏雞放入湯煲中,倒入一次性到夠足量清水。大火加熱后,撇去浮沫。
4,將藥材和泡發的清水一起倒入煲中,待水開轉小火煲2小時,食前加鹽調味。
黃芪銀杏烏雞湯
成效:益氣補血、潤發養發
質料:黃芪2克,銀杏5克,烏雞180克
調料:鹽、蔥、姜、料酒適量
制造辦法:
1.將烏雞斬塊后, 在沸水中焯一下,將水倒掉。
2.將一切資料及蔥、姜、料酒放入鍋中,燉約1個小時,熟后參加鹽稍煮即可。
備注:假如煲湯,能夠將整只雞放入,需煲3個小時左右。
枸杞紅棗烏雞湯
資料:
杞子40克,紅棗20枚,生姜2片,烏雞1只。
做法:
1、將烏雞洗凈,去毛、去內臟,放入沸水中滾5分鐘,撈起,用水洗凈,瀝干水。
2、杞子 用溫水浸透,用水洗凈,瀝干水。
3、紅棗和生姜用水洗凈。刮去姜皮,切2片。
4、雞入鍋,水開撇去浮沫,參加紅棗及配料大火煮開,小火慢燉兩個半到三個小時。
操作小貼士:
烏雞宰殺洗凈后,放入沸水中滾5分鐘,也 就是咱們一般所說的"飛水",其實,不光是雞,任何肉類燉湯前都應先將主料放在開水里煮一下。這不僅能夠去掉生腥味,也是一次徹底清潔的過程,還能使成湯清亮不混濁,鮮香無異味。
雙菇烏雞湯
質料:
烏骨雞、香菇、蟹味菇、料酒、食鹽、白 糖適量、蔥、蒜、姜。
做法:
1、整雞洗凈,加水,淹過雞即可,放入姜 、蔥段。燒開后,放料酒,參加一點點醋,去腥,也能促進鈣質發揮。
2、香菇切片,蟹味菇去根。
3、小火煨爛,參加香菇和蟹味菇,加鹽、糖。
溫馨提示:
與一般雞肉相比,烏雞有10種氨基酸,其蛋白質、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更高,而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則很少 ,難怪人們稱烏雞是"黑了心的寶物";所以,烏雞是補虛勞、養身體的上好佳品。食用烏雞能夠進步生理機能、延緩變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松、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癥等有顯著成效。
田七烏雞湯
質料
烏雞(竹絲雞)1只,南棗6粒 ,陳皮1塊,田七20克,水6碗,鹽1茶匙。
作法
①南棗用水浸洗。
②烏雞宰洗潔凈,切去雞尾。③田七砸碎,連同其他已洗凈的資料一并放入燉盅內,隔水燉4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闡明
產婦臨產時身體很多失血,若欠進補,就會脾腎兩虛、面黃乏力。要調理好身體,就應常常飲用 滋養湯水。產婦飲田七烏雞湯,可收強心補血、祛瘀止血的功用,當能補益身心,神采再現。
花旗參片烏雞湯
質料:
烏雞1只(約800克)、紅 棗4粒、枸杞子20粒左右、花期參片十幾片、參須幾條。
做法:
1、烏雞洗潔凈后切去雞頭和屁股;
2、紅棗4粒,枸杞子20粒左右,花期參片十幾片,參須幾條;
3、烏雞斬成6塊,生姜一塊拍扁。
4、把一切資料放進 鍋里,加足清水,大火煮開10分鐘后小火煮1個半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溫馨提示:
1、假如不喜歡花旗參滋味的朋友能夠不放,只放紅棗、姜片、枸杞子煲滋味一樣很好;
2、紅棗最好先去核再煲 ,咱們廣東人的說法是紅棗的核是上火的,假如買沒核的紅棗就更方便了;
3、烏雞湯很清甜,調味就放一點鹽就能夠啦;
4、煲湯要一次加足水,半途再加水的話,滋味和養分都會大打折扣。
天麻烏雞湯
質料:
天麻50克、紅棗20 克、枸杞10克、烏雞半只、老姜10克。
做法:
1、天麻用溫水泡2 4小時,泡軟后就能夠切成片,我家這個天麻是野生的,是前天我到九頂山找藏民買的;
2、烏雞洗凈切成大塊,氽水;
3、取砂鍋,參加 適量冷水,放入姜片、天麻片、紅棗烏雞一起大火燒開10分鐘,轉小火燉一個半小時;
4、參加枸杞、白胡椒粉、鹽再燉20分鐘起鍋。
溫馨提示:
1、天麻有醫治驚風和神志昏迷、提氣益神的效果。天麻無論單用或與其他藥物配伍運用,都能醫治許多疾病;
2、天麻烏雞可用于醫治 氣血兩虛或產后體虛所引起的頭暈、貧血以及低血壓等病癥,補益氣血,滋陰化痰。
冬蟲夏草烏雞湯
質料:
1、冬蟲夏草4~ 6根;
2、烏雞一只(雞的顏色越黑越好,在超市買的時分盡量買那種當天宰殺的雞);
3、枸杞和紅棗適量;
4、生姜切個四五片就行了(煲雞燙就不要放大蒜了,要不然滋味就不正了);
5、黃酒少量;
6、鹽少量(首要看個人的口味輕重,不要個人引薦煲燙類的東西,最好還是少放鹽);
7、紅糖或冰糖少量(紅糖首要有補血的成效,不過要那種純紅糖,不是那種沙糖);
其他一些像當歸啊沙參啊,麥冬的之類的東西,可按自家資料來看,也不用放太多,只需稍稍放一點就行了,要不然煲出來的燙就只剩一股子藥味了。
做法:
1、先將烏雞洗潔凈,將雞身上一些未清除潔凈的雞毛都弄潔凈了(假如到時分把湯端出來發現里面還有幾根雞毛,個人感覺還是蠻厭惡的 ),順便將紅棗、蟲草、枸杞等資料也清洗一下,然后將鍋(最好能用專門煲燙的瓦罐,沙鍋也行)里盛 滿水,依次將生姜、紅棗、蟲草、枸杞等倒入鍋內,然后再加鹽(鹽最好是在快關火前的十幾二十分鐘左右加)和黃酒,最終將雞入鍋(烏雞入鍋前最好能先用開水燙焯個幾分鐘,以除膻味脂血)。
2、等水燒開后,最好先讓它滾個幾分鐘,然后將湯汁的那些漂浮物去除,然后就用文火清燉,大概需要1~2個小時(所以在最開始加水的時分,水位最好能漫過雞身,煲燙最首要就是慢功出細活兒,要慢慢的燉著,那樣,雞的滋味才會慢慢地跟出來)。
3、到最終起鍋的時分,最終是不要加任何的調鮮品,因為此湯自身就有必定的鮮度了。
發表評論